“无肠公子”大闸蟹
编辑时间:2014-08-23 15:45
历代的文人墨客喜欢将螃蟹称为“无肠公子”。据说,这个名字最初是由晋代的葛洪在开玩笑时说出来的。比喻非常形象,流传至今。那么,螃蟹究竟是不是真的与别的生物不一样,身体中没有肠子呢?经过解剖证明,它其实是有肠子的,只不过比较细小,不容易被人找到罢了。它的肠子一段埋在生殖腺中,一段贯穿在腹壁上,是一条黑色条状物,里面装着消化食物和粪便。有肠的“无肠公子”,从卵孵化成大眼幼体,再长成青褐色的大闸蟹,一生要蜕壳二十次左右。这种不断蜕壳的情况,在动物中是十分罕见的。
螃蟹的蜕壳,不仅仅是发育的重要标志,也是它生长的必要步骤。蜕壳时,它们往往选择在环境比较安静、水草丛生、便于隐蔽的浅水区进行。
蜕壳过程十分有趣,首先是在头部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产生裂缝,随即口部两侧的侧板线也产生裂缝。跟着头部胸甲逐渐向上耸起,使裂缝扩大,加上螃蟹自身腹部后缩,两侧肢体不断地摆动,并且向中间收缩,末对步足最先脱出,然后腹部退出,最后才是螯足退出,完成整个蜕壳过程。
螃蟹的壳看似无用,其实是提取可溶性甲壳质的重要原料。人们将收集到的螃蟹甲壳用清水洗净,用盐酸将壳体内的钙质酸化为氯化钙,使它水解溶出,再用稀碱液消化蛋白质,脱去脂肪,并且进行漂白,然后用强碱脱去乙酰基,就可以制成可溶性甲壳质。
可溶性甲壳质具有耐碱、耐热、I耐腐蚀、不潮解、不风化等多种特性,对纺织物、皮革等有牢固的粘附力和防缩、防皱、耐摩擦、能固着色素等能力,是纺织、印染、人造纤维、木材加工、塑料、彩印等方面需要的一项重要原料和粘合剂。
蟹公馆,百里挑一,浓情”蟹意“,始终致力于让客户吃上放心的、舒心的大闸蟹。用自己的专注,把诗行间的美味搬出来给客户,让客户在品尝色鲜味美的大闸蟹的时候,也能感受到蟹公馆的款款情谊。
蟹公馆专业养蟹20余年,品质值得信赖!